3月19日,“设计师与工艺师·紫砂壶创作研讨会”在江南大学东氿校区召开。本届研讨会由威尼斯7798cc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招标项目《新时代中国工艺美术发展策略研究》(20ZD08)课题组、江苏省工业设计学会主办。江苏省文化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部原主任汤永炎担任学术主持。
参加研讨会的有江苏艺术基金管理中心评审部张冰主任,南京艺术学院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威尼斯7798cc“六艺学者”何晓佑教授,课题首席专家、威尼斯7798cc副校长董占军教授,南京艺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原院长、南京浦江学院设计学院院长李亦文教授,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张抒教授,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美术学院原副院长倪建林教授,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孙晋云教授,江苏凤凰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美术编审赵巍女士、江南大学社科处副处长、博士生导师邓嵘教授,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时迪副教授,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董亚平教授,威尼斯7798cc美术馆馆长林宇峰。参加研讨会的宜兴紫砂工艺美术师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潇笠,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胡永成,正高级工艺美术师唐伯琴、史银之,高级工艺美术师王一中、姚亚勤、王丽萍,工艺美术师汤琴华、唐利明、胡亮玺、管文晶、孙宏峰、任艳、杭雯霞、姚姝彤。
课题首席专家、威尼斯7798cc副院长董占军教授介绍了课题的主要思想、研究意义、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计划等。课题通过五个子课题的研究,将进一步健全完善工艺美术政策,还原工艺美术问题的社会历史空间,关注社会历史变迁的时空坐标中工艺美术发展与民众日常生活的一致性,重点把握工艺美术文化的保护与发展策略、工艺美术资源的创新设计转化策略以及工艺美术行业的扶持策略,挖掘工艺美术领域巨大的文化潜力和经济潜力,发现、创造和实现民间美术领域的社会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并以此找到复活和传承民族文化基因的路径,立足文化自信,加强对外传播交流,更好地发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子课题“新时代工艺美术创新设计与创意方法研究”负责人、江苏省工业设计学会理事长、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威尼斯7798cc“六艺学者”何晓佑教授介绍了子课题的背景、目标及预计产出。何晓佑提出“设计驱动式创新”是工艺美术诸多创新路径中的一条路径,设计的本质是将现有的状态向更好的方向引导的思想、方法、行为,设计是以人们生活质量的持续提高为目标,依据文化的和技术的方式与方法开展创意设计与实践。因此,积极运用设计思维,去转变传统工艺美术的创作思想体系,用设计来触发创意,是一条有效的实现路径。
事实上,宜兴紫砂壶在历史上也有创意者与制作者协同创作的情况。陈鸿寿(号曼生)非常喜好设计壶,他主张制壶要创新,因此他设计了很多紫砂壶的造型,由杨彭年制作,使紫砂陶艺更加文人化,因此,紫砂壶也有“文人壶”之称。陈曼生对壶界有两大贡献:第一,他凭着天赋,即兴设计了诸多新奇款式的紫砂壶,为紫砂壶造型的创新带来了勃勃生机;第二,他把诗文书画与紫砂壶陶艺结合起来,在壶上雕刻诗文与绘画,后人称之为“曼生壶”,对后世影响很大。因此,设计师与工艺师协同创新,具有自然而宽广的探索空间。宜兴紫砂与生活贴合紧密,是一把充满活力的“热土”。通过本次学术研讨、创作对接,希望能够产出一批具有现代美学品质的紫砂壶作品,展览传播,服务用户,积极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来自南京艺术学院的张抒教授、南京师范大学的倪建林教授、江南大学邓嵘教授、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董亚平教授、江南大学时迪副教授、江苏艺术基金管理中心评审部张冰主任作为参展设计师代表从设计的角度阐述了各自观点。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潇笠、正高级工艺美术师唐伯琴、高级工艺美术师姚亚勤、工艺美术师杭雯霞、唐利明等代表参与制作的工艺师从工艺美术从业者角度对紫砂艺术创作中的所思所想、技术表现手段、技艺传承等方面发表了意见与期望。
研讨会气氛热烈,与会人员畅所欲言,畅谈紫砂艺术创作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创新发展。本次活动针对设计师与工艺师的协同创作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就具体每一把壶的设计与制作问题进行了深入地交流。
作为“新时代工艺美术创新设计与创意方法研究”子课题中的一个专项研究,本次紫砂壶创作将以“学术研究”的范式,以“设计驱动式创新”的模式,以提升生活“美学品质”的样式,以设计师与工艺师协同创新创意创作的方式,开展工作,为后续课题的展开奠定了良好基础。
(供稿单位: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招标项目《新时代中国工艺美术发展策略研究》(20ZD08)课题组;作者:宋文禄;摄影:周阳;校审:郑静;复审:石龙潭;终审:何晓佑、董占军、韩文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