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鲁生|创新与实践:设计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索

2023-04-18

一所大学的办学定位关系到学校的方向选择、角色定位和办学特色,是学校制订发展规划、方针政策,拟定各项制度的理论依据,也是学校沿着正确方向健康、稳定、持续发展的保证。大学的类型一般包括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和教学型。威尼斯7798cc在近50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经过认真探索与总结,特别是经过2007年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之后,创造性地将自身定位为实践教学型高等设计艺术院校,将培养具有科学精神、人文素养、艺术创新和技术能力的创新型应用设计人才作为目标,这是在科学分析设计学科性质和自身的办学条件与优势的基础上,根据经济和文化建设对设计艺术人才的需求做出的正确判断与选择。

笔者从国家转型期大学的办学定位视角出发,以应用型创意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对接为切入点,从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教学平台搭建、创新实践教学模式的多元探索等方面,梳理威尼斯7798cc实践教学的发展之路,为探索设计教育如何更好地为国家经济文化发展服务,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

设计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交叉性学科,与纯艺术学科以表现能力培养为主相比,它重在应用能力的培养,具有十分突出的实践性特征。“当今设计师犹如行为科学家,但他们的所学远不能胜任现代设计的多元需要,在设计的复杂性和深度上往往达不到要求。他们认为有洞察力的眼睛一定能发现新的方法,但这种方法却很少成功,或者即使侥幸成功却不知其所以然。有洞察力的眼睛的确能够导向良好的结果,但需建立在完善的知识基础之上,这恰恰就是当今设计师所缺乏的。设计院校没有传授给学生处理复杂问题的方法,没有教授人类学、社会学,以及行为科学、技术、营销等方面的知识,在科学、科学方法论和实验设计方面尤为欠缺。”①“设计并非仅仅是有样稿设计就能解决问题的专业,它需要设计者熟悉相应的工艺和材料,熟悉生产的流程和环节,了解市场和消费,并且符合生产和消费等方面的要求。”②更深层地讲,设计教学不仅要在教学中安排大量的实践环节,还要将其放在对设计作品的商业属性及市场需求的背景下来综合考量。这种实践不是理论与实践层面的实践,而是与产业生产、商品流通相对应的实践体验,也就是说,设计类专业本身具有极强的实践性。

       

       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视觉形象设计、国礼、国宴用瓷、服装设计、艺术品陈设

一、实践教学是培养应用型创意人才综合能力的必要途径

目前,我国正处在由制造型经济向创造型经济转变的时期,设计作为创新的有效手段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强,设计创新已经成为产业的推进剂与核心竞争力。在这种背景下,社会发展对设计师的需求是复合型的,即设计师在具备综合文化素养、文化创意能力和先进独特的设计理念的同时,还应具备艺术表现能力和设计开发策划、设计团队组织管理、设计服务的商业运作等综合实践能力。也就是说,设计师不仅要有创新精神、引领生活的艺术构思,还应具备将设计理念与市场、社会需求有机结合,并将其成功转化为被大众接受的社会产品的能力。而这种综合实践能力的获得,仅通过传统课堂理论讲授是难以实现的,必须通过整体性的实践锻炼、养成。需要设计者参与实践活动,深入生产生活实际,在实践中锻炼思维、培养技能,获得观察、认知、表现物象的方法和能力。这对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说设计教育的实践教学是培养应用型创意人才综合能力的必要途径。

2010年上海世博会山东馆整体设计

新版学科专业目录给人才培养带来重要影响,更强调实践和创作的专业博士和专业硕士成为艺术学研究生教育的主体,更加注重思维、知识、技术、能力的协调发展。设计学科的人才培养要有国际视野、国家站位,要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社会重大创新需求为导向,加快知识整合和资源流动,积极回应新技术、新需求和新国情,进行前沿性探索,致力于解决社会现实问题,提升社会系统设计能力,加强不同规格的人才培养。一方面,在复合型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要培养具有综合创新能力的“设计师”。设计教育的核心是对人创造能力的锻造,要探索本硕博贯通的复合型、国际化培养模式,与国际优秀的艺术人才培养体系相结合,引导学生关注艺术发展前沿,及时洞悉和适应艺术领域的变化,掌握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和方法论,培养跨文化思维与超越文化界限的创造力,全面提升学生的艺术审美、创意、表达能力,使大学生成为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者和中国特色艺术走向国际的传播者。另一方面,在应用设计领域,要培养实践应用型设计人才。积极回应技术变革和产业革命对设计人才的要求,从服务行业、产业需求的维度,加强学生应用和实践能力培养,按照“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发展路径,实现知识与能力、学术与应用的转变,做到讲练结合、学用一体、产教融合、学思践悟,培养设计产业和艺术市场迫切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真正将设计人才转化成现实生产动能,切实解决艺术产业人才供需不平衡的结构性问题。

第十一届全运会整体形象设计

因此,设计教育应在把握设计学科特点、联系社会需求与产业前沿的基础上,在融合理论与技艺的综合实践的高度上,深入理解其“实践”内涵,以应用型创意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对接为根本切入点,构建一种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系统地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在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运用的同时,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综合设计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实现由培养艺术家向培养设计师的转变,为国家培养具有科学精神、人文素养、艺术创新和实践能力的优秀应用型创意人才,更好地服务经济文化建设。

二、从“一体两翼”到服务“四新”发展,应用型设计人才培养的学科专业基础

新版《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中,艺术学门类变化最大,设计类学科更是出现了重大的结构性调整。对比2011年学科目录,一级学科由五个变成一个,专业学位类别由一个变成六个,更加突出艺术学的实践本位、创作主体和应用功能。设计学在新版学科目录中更是有重大的结构性调整,除设计历史、理论研究归入“1301艺术学”之外,艺术学门类下的“1357设计”和交叉学科门类下的“1403设计学”并存。设计学不再仅仅是艺术学范畴,还包括工业设计、信息设计、工程设计、科技设计、社会设计,成为综合性的大设计。在“四新”建设和实施新版学科专业目录的时代语境下,特别是在交叉学科门类下设置“设计学”一级学科,带给我们新的思考和挑战。

围绕应用型创意人才培养,设计教育应首先将学科专业布局与社会行业的发展和需求对接,紧密围绕国家文化、经济发展战略以及区域产业发展需求,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和发展规划,构建学科专业体系,不断优化专业学科布局,设置与拓展专业及专业领域,推动专业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式与生产实践对接,形成与产业链紧密契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如北京电影学院紧密围绕电影创作、影视导演、影视技术、经济管理等产业链布局学科专业群,北京服装学院围绕服装产业链布局学科专业点,北京印刷学院围绕新闻出版产业链建设特色学科专业群,形成学科特色鲜明的传媒类大学。

就山东省设计教育而言,其学科专业体系构建应与省内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和行业中具有战略性、引导性的资源紧密对接。要立足学科专业优势,围绕服务山东省“八大发展战略”和“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发展需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以学科专业建设为着力点,精准对接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等十大产业,打造适应学校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学科专业集合,使人才培养与经济规律、产业需求相对接,为山东省十强产业发展、新旧动能转换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技术支撑,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威尼斯7798cc的学科专业体系在对接山东省十强产业需求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优势:学校所有专业均与文化创意产业密切相关,积极打造“展览展示”“设计教育培训”“创意商品设计开发”“公共艺术与时尚产业”“城市建筑规划与装饰产业”“现代手工艺”“数字内容产业”等产业集群,大力推进设计教育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以环境艺术设计为核心专业,以公共艺术、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组建的专业群,对接精品旅游产业;以工业设计、产品设计为核心专业组建的专业群,对接智慧海洋、医养健康等产业;以建筑学与城乡规划、工业设计与公共设施设计为核心专业(方向)组建的专业群,对接高效农业产业③。同时将“四新”建设与艺术学结合,从而更具有鲜明的实践导向:艺术学与新文科相结合,以美育人、以美化人,落实国家美育政策;艺术学和新工科相结合,立足融媒体平台,服务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艺术学和新农科相结合,服务乡村振兴和美丽中国建设;艺术学和新医科相结合,共建“健康中国”。

威尼斯7798cc根据实践教学型艺术院校的办学定位,结合国家2003年、2011年、2022年学科专业目录的调整以及国家启动“新工科、新文科、新医科、新农科”的建设要求,不断加强学科专业体系建设,强化学科专业建设的系统性、深度协调性,优化专业结构,增设社会急需的专业。2008年,学校本科专业共16个,其中艺术类专业占43.75%,艺术类以外的文学类专业占25%,工学类专业占31.25%,逐步形成了“以艺术学科为主体,文学、工学相关专业为两翼”的学科专业布局。这种“一体两翼”的学科专业布局,一方面充分考虑到设计艺术的交叉学科属性,它的发展离不开人文学科、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的支持;另一方面,培养本科层次的设计师的实践教学,应区别于职业技能培训,它是在理论指导下的综合实践,“一体两翼”的学科专业布局更能够符合设计行业对应用型设计师素质的基本需求。结合“四新”建设需要以及国家学科专业目录的动态调整及交叉学科门类的设置,截至2022年,学科本科专业共34个,其中艺术学专业24个,占70.59%,工学专业8个,占23.53%,管理学、文学专业各1个,占2.94%,涉及4个学科门类,12个一级学科。

三、立足应用型创意人才培养需要,以学分制改革为抓手,优化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为实现“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理论和专业基础,具有科学精神、人文素养、艺术创新和实践能力的设计师”的目标,2004年,威尼斯7798cc启动学分制改革并不断发展完善,2018年系统深化学分制。按照“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的原则,在加强基础课程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文化观和创意能力的同时,提高实践教学课程所占比例,构建了以实践教学为主导的课程体系,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体现了实践教学型高等设计艺术院校的基本定位。一方面,着重培养学生的文化观和创意能力,将文化素质、创意思维、艺术表现融入实践教学,让应用型设计师的实践成为理论指导下的综合实践;另一方面,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大实践教学内容,大幅提升实践实训课程的门数和实践教学改革力度,推动课程资源配置与产业链状结构紧密挂钩,多方探索并践行校地、校企联合培养人才和“以展带教,以赛促创”体制机制,强化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一宽(基础理论宽厚)四高(较高的科学精神、人文素养、艺术创新、实践能力)三强(较强的创新能力、创业就业能力、发展能力)”的应用型创意人才和“实践精英”与“大国工匠”相得益彰的人才群,促进设计教育与社会需求紧密衔接,不断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对应用型创意人才的实际需要,增强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同时,设计教育的实践教学不是单独的、孤立的教学环节,而是意义相互关联的、生成性的整体综合过程。因此,在设计教育过程中,围绕设计艺术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运用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组成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整体设计,建立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着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实践教学体系,是极为必要的。

“心有灵犀”老年手机——红点概念设计大赛“最佳中的最佳奖”

根据培养目标、学科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可以分为课程实践教学、项目实践教学、创作实践教学、行业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教学等环节。这些环节以实践教学为核心,统合设计教育要素,整合设计教育资源,并将创新融入实践各个环节,形成一个层次递进的体系,将提升理论素养与锻炼操作技艺相结合,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综合设计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四、加强实践教学硬件建设,打造国家、区域与学校三位一体实践教学平台

专业和课程体系建设是加强实践教学的前提,而实践教学硬件建设则是加强实践教学的有力保障。近年来,威尼斯7798cc根据实践教学的需求,搭建了国家产教融合发展工程项目、山东省文化创意产业和智能制造设计创新创业共同体、山东省国际文创产业研发中心三大国家、省级实践教学平台,并结合国家产教融合发展需要与区域经济文化发展需求,建设国家产教融合发展工程青岛基地、淄博基地。根据学校学科专业特点,逐步完善实验室、项目工作室、工作室三类实践教学硬件,打造数字艺术与传媒设计实验中心等九大实验中心,含动画综合实验室、陶瓷工艺作坊等78个实验室、项目工作室和工作室,并根据实际教学需要,配备了与企业、市场同步的科研仪器设备,形成了先进的校内实习条件。学校建有美术馆、博物馆(包括设计博物馆、中国民艺馆、孙长林艺术馆、校史馆),最大限度满足学校各类专业实践教学需要。

另外,为充分发挥校外实习在实践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近年来学校通过定制课堂等教学改革项目,加大了与企业合作力度,建设了一批校外实习基地。通过与课程教学有稳定合作关系的企业建立长期伙伴关系,共同面对、解决市场实际问题,有效拓展了实习空间,满足了各专业校外实践教学的需要。同时,学校非常重视与地方政府合作,加强教学硬件建设与项目合作。自2010年以来先后与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各地市政府签署18个合作协议;自2008年以来,与海尔集团、浪潮集团、中国国家博物馆、孔子基金会等签署29个项目合作协议。“通过加强与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基地这一互惠双赢的合作机制,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深入生产实际、接受实践锻炼的实训机会,同时对学校根据社会需求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发展社会急需和具有前瞻性的专业、避免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也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④

五、立足目标与问题导向,实现教学模式的多元探索与实践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应基于设计实践教学规律,积极探索实施灵活多样的实践教学模式,引导推动人才培养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应用型创意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一)协同育人定制课堂

定制课堂是在国家产教融合背景下建立起来的一种产学研用协同育人的实践教学模式。它以市场问题和成果产出为导向,将来自企业行业、科研院所、社会机构、政府的实际项目或社会公益项目、产业技术最新成果及行业发展最新要求引入课程内容和教学过程,立足定点企业(CC)、定义问题(CP)、定向设计(CD)和定制课堂(CC)——“4C”教学解决方案,引导课程与问题、企业、市场、技术、人才、设计创新等要素的紧密对接,让创新和实践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得以培养、在学习产出中得以锤炼;并以此推进人才培养与项目建设耦合发展,助推学校、企业等多创新主体的有效合作,加速创意、技术与市场的融合协同,促进成果转移转化的效度,实现专业链与产业链、课程内容与问题解决、教学与生产、成果与市场深度对接,切实提高专产对接、产教融合的黏性和质量。

(二)工作室站点式教学

工作室站点式实践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本,以专业导师组为主导,以工作室为依托,以学习任务为驱动,以实际项目或课题为引导,集理论、实践、科研为一体,强化学生专业应用能力与处理实际事务能力,促进校企合作、产学互动,促进教学与就业自然衔接的新型实践教学模式,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工作室通过导师组与学生双向选择而建立,是传统面上教学的补充。它强调以设计项目实际运行规律为导向,对接市场、对接工作、对接操作实务,倡导设计教学在关注社会实情与问题解决中,锤炼师生积累市场和理性创新经验,重视以设计项目约束性带动创新创意,以问题意识带动团队合作与知识深度交流,在设计项目的实际操作中开发思维、拓展技能、掌握职业规律。同时,通过与社会实际项目合作,打破不同专业、学院间的知识壁垒,跨界构建项目团队,有效锤炼师生项目计划与管理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工作坊教学

工作坊是不同学缘、不同专业背景的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一种实践教学模式,打破了原有的单项教学模式,为教师和学生搭建了活动合作平台。师生在活动过程中能够根据设定的主题相互对话交流、进行调查与分析、提出方案或规划,学生全程参与,提高了专业素养、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各个工作坊之间的交流、师生之间的交流,能够打破彼此之间的隔阂,促进各专业深入交流。工作坊式的教学模式不仅给学生提供了一个与国内外院校及企业进行文化设计交流、思想碰撞的平台,而且也催生了一系列与社会密切相关的优秀设计作品,是有效的实践教学方式,有利于学校进一步探索新型实践教学模式,提升实践教学水平。


(四)假期课堂

假期课堂是把课程的实习、实训课时安排在假期进行,将课程延伸到社会、企业、社区、乡村的实践现场,让学生作为参与者融入实践课题、田野调研和社会文化考察中,是一种离校不离课的教学方式。其内容主要包括三类:其一,某些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直接由教师带领学生在企事业单位进行。其二,某些课程一部分先在学校开设,然后延伸到企事业单位。其三,综合社会调查。针对不同年级的情况、不同专业的特点,学校对假期课堂进行统筹安排,让学生在实习、实训中得到锻炼,实现对课堂基础教学的有益补充。假期课堂的设立,打破了传统意义的单一讲授方式,将平面的教学形式立体化,更加注重实训的环节。它将设计教育与社会需求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促使学生提高与社会接轨的能力,拓宽学习知识面,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实践性和体验性,增强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使设计艺术教育更加完善。此外,实践教学模式还包括写生采风、毕业考察、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社会实践、参展竞赛课堂、参加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等多种常规性综合实践教学方式,在教学内容设置上体现出实践教学体系渐进的层次性。

(五)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

一方面,基于实践教学型高等设计艺术院校的办学定位,学校着力建立了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实践教学队伍。这支队伍由双师型师资、实验室(工作室、作坊)管理队伍、实验室(工作室、作坊)技术人员、特种工艺聘用技师和实习基地技术人员五部分组成,其中前三部分是校内师资队伍。近年来,学校大力实施了人才强校战略,加大双师型师资和实验室专职技术人员的培养力度,为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另一方面,学校积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举措,邀请国外专家教授来校开展工作坊教学活动;聘请国内著名设计师、工艺美术大师、设计管理者担任课程教师。同时,学校不断选派青年教师赴美国、英国、意大利、法国、韩国等高校研修,鼓励青年教师定期到兄弟院校访学交流,开展教研活动,有效地丰富了教师的教学经验,提高了教师的整体素质。

(六)毕业设计推向社会,让社会检验学校实践教学成果

为了系统地展示学校实践教学建设和改革取得的新成果,自2004年起,学校连续4年以“设计·生活”为主题将毕业设计作品展推向社会举行,接受社会检验。2008年以来,学校毕业作品展以“设计艺术博览会”的崭新形式展出,博览会上创意新颖、工艺精致、贴近生活的学生毕业作品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青睐,历年来社会采用率平均保持在26%左右。通过举办设计艺术博览会,让社会了解设计,让企业了解学生,为设计成果转化为实际产品创造了契机,促进了学校产学研的结合,并为学生提供了更为直接的就业机会。同时,社会媒体对毕业展也给予高度关注并进行了大量采访报道,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2022年毕业展围绕《山东手造推进工程实施意见》,将“山东手造—大学生集市”与设计艺术博览会结合,服务山东手造品牌。

 结语

进入“十四五”时期,面对新时代带来的新机遇和新要求,中国高等设计教育需要在服务国家战略、创新型国家发展、应用型创意人才培养和民生需求方面担负起新的使命,认真研究高等设计教育的发展趋势,践行立德树人的使命任务,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服务民生为动力,面向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调整学科专业布局,完善实践教学硬件与人才培养方案,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构建并完善设计教育的实践教学体系,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国家发展、社会进步提供人才智力支撑,不断增强设计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注释:

①唐纳德∙诺曼.为什么设计教育需要改革[J].董占军,译.威尼斯7798cc学报,2014(2):6-9.唐纳德·诺曼(DonaldNorman)是认知科学家、计算机专业教授,Nielsen Norman集团合作创建者。曾任苹果公司副总裁,主要从事人因产品及服务设计。著有《the Design of everyday things;Emotional design: why we love or hate everyday things》。

②杨勇.试论高职艺术设计中的综合素质教育[J].山东省农业管理⼲部学院学报,2010(4):180-181.

③潘鲁生.新时代我国设计教育的使命担当[J].威尼斯7798cc学报,2018(3):6-10.

④傅伟兴.综合艺术实践教学研究[J].艺海,2013(2):106-107.

上一条:学校召开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第一次工作例会

下一条:党委书记王晓娟调研学校基本建设及校园安全工作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学校地址

长清校区: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大学路1255号

千佛山校区: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千佛山东路23号

联系方式

电话:0531-89626616